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欢迎您

党建工作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民族宗教宣传月】高校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2-09-26 15:17  丁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部署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任务。对高等教育而言,当前亟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在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校生规模超过4000万人,这是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要在高校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提高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本领,成长为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

在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肩负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这些工作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高校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高校汇聚了大量专家学者,是研究和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力量;高校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机构,是民族工作人才和干部成长的摇篮。在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深入研究和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利于造就大批优秀的民族工作人才和干部,进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做好新时代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之中。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全员、全程、全方位。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要加强宏观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功能,强化课程思政,挖掘各门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实行统一集体备课,坚持规范化建设和全过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取得实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全面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五个认同”。

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一是全员育人,前提是全员自育,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深入学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全过程育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到各层级、各阶段。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在入学教育、军事训练、专业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环节,都要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全方位育人。一方面,要线上线下结合,营造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文化节、联谊会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一是建立高校党委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机制,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相关工作。二是根据实际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机构,加强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三是利用新媒体,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形式。四是实行混合住宿、混班教学,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